分時驅動分時驅動就是由駕駛員根據路面情況,選擇四驅或者兩驅,這也是一般越野車或四驅SUV 常見的驅動模式。分時驅動較大的特點就是人工操作,由駕駛員根據路面情況通過接通或斷開分動器來變化兩輪驅動或四輪驅動模式,較大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取驅動模式,比較經濟。就拿普通的越野車而言,一般都有三種驅動模式可以選擇:在公路上行駛使用2H 高速兩輪驅動檔,當遇到雨雪路況時選擇4H 高速驅動增強車輛的附著力和操控性,而面對惡劣路況的挑戰(zhàn)時又可采用4L 低速四輪驅動,使動力作用在全部四個車輪上,從而降低了對每個輪胎附著力的要求,減小了轉彎時車輪空轉的幾率,發(fā)動機制動能力也得以增強,極大地提高了車輛在崎嶇或光滑路面行駛時在油門突然關閉的情況下的可控性。優(yōu)點是可根據實際情況來選取驅動模式,比較經濟;缺點是其機械結構比較復雜,駕駛員要具有一定的經驗才能掌握好切換時機。
汽車在行駛時,電腦利用下述3種傳感器不斷檢測汽車的行駛狀態(tài),即4個車輪的轉速傳感器、汽車的前后左右加速度傳感器、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此外,利用轉向盤轉向角傳感器、油門踏板開度傳感器不斷地判斷司機的駕駛意圖,按預先給定的程序進行綜合控制。在AWD系統(tǒng)中,向前后車輪的動力分配影響到汽車的行駛性能。如當汽車向前后輪驅動力的分配比為0:100時,具有較高的轉向性能和極限行駛性能,當驅動力分配比為50:50時,穩(wěn)定性得到提高,但轉向性能和 極限行駛性能會下降。在轉向性能、穩(wěn)定性和極限行駛性能之間要獲得良好平衡,必須確定的前后驅動力分配系數,理想的分配系數按照不同的路面有所不同,在允許強力加速的鋪裝路面上考慮到載荷轉移,以向后輪分配較大驅動力為宜。但是,在打滑的路面,當向后輪分配較大驅動力時,就會引起過度轉向。有資料認為,理想的前后驅動力分配比在3O :70~50:50。目前,本田新一代Legend轎車的SH—AWD能使前后驅動力分配在70:30—30:70內連續(xù)變化。
四輪一帶~挖掘機的行業(yè)特點分析
新型液壓控制技術:
新型液壓控制技術具有作業(yè)、操作性能好,且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和環(huán)境適用性,可進行有效率、強有力的作業(yè)。新的液壓系統(tǒng)不受負荷大小的影響,完全根據操縱桿的幅度分配所需液壓油流量,完全可以按照操作人員的意圖輕松完成作業(yè)。同時,由于發(fā)動機的負荷小可避免流量的無謂損失,能夠實現微動操作和復合操作。新型液壓控制技術的應用還能夠增加動力輸出,提高作業(yè)速度,降低燃料消耗。引導輪
四輪一帶環(huán)保技術:
挖掘機四輪一帶的環(huán)保技術主要體現在高功率、低油耗、清潔排放發(fā)動機的應用上。新型發(fā)動機應滿足美國EPA Tier2標準和歐洲EU標準,將導致環(huán)境污染的化合物排放控制在限度。新型發(fā)動機同時降低了振動和噪聲,有益于環(huán)境保護和操作人員健康。引導輪